對照“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如何進一步深入貫徹黨的群眾路線,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切實推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自開展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來,廣州大學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校領導、名師專家、學科帶頭人等“第一班主任”深入到同學們中,與學生對話、關愛學生、為班級建設和學生發展引路,推動主題教育向深里走向心里走,助推“德才兼備、家國情懷、視野開闊,愛體育、懂藝術,能力發展性強”的人才培養目標落地落實。
制度設計:扣好“第一粒扣子” 當好引路人
在“領導干部聯系班級制度”和“千名黨員教師聯系千個學生團支部”(簡稱“千千工程”)多年實踐的基礎上,廣州大學在全校新生班級中,除配置班主任外,選聘校領導、名師、專家、學科帶頭人、相關職能部處負責人、各學院黨委書記、院長、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和思想政治教育課教師等擔任第一班主任。第一班主任深入到同學們中,關心關愛學生,做好班級愿景和人才培養目標指導,廣泛開展班級思想政治建設分析點評,推動班風學風建設。
“‘第一班主任’”是廣州大學為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量身定做。”廣州大學黨委書記屈哨兵表示,班級是大學生學業和個人發展的依托,也是高校人才培養的基本單元。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和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精神,廣州大學希望促進學校各級領導干部將工作重點與主題教育相結合,與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機結合,用“第一班主任”的力量加強班集體建設,推動班級成為政治過硬、組織健全、人際和諧、健康向上的溫暖家園。
推動“人心向學” 言傳身教諄諄教誨
幫助廣州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體驗城市文化,在梅州調研體驗客家民俗“過月半”,在團建活動中學習團隊合作......在漢教172班班會課上,同學們將各自的暑期社會實踐經歷分享給第一班主任、校黨委書記屈哨兵。屈哨兵還在班會課上收到了同學們贈送的“唐詩集”,里面寫滿了讀唐詩感悟唐詩的心得體會,感謝這位“第一班主任”一路相伴。邁向大三關鍵期,屈哨兵勉勵同學們學好用好“經典百書”,不斷提高專業能力、表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創新能力,成為“能力發展性強”的廣大學子。
“學好數學,一定要多動手,‘筆算’勝于‘眼觀’”,“專業概念要逐步滲透”,發現同學們反映專業知識晦澀、難以掌握運用,第一班主任、校長魏明海為會計191班的高數和微積分學習答疑解惑,并現場加入了班級微信群。他提出,大學生要學會獲取與整合信息,緊跟時代步伐,樹立高遠抱負。著眼未來,他為同學們列出了提升人文素養、參加有益課余活動、培養一技之長、宿舍和諧互助等“成長指標”,受到同學們的熱烈歡迎。
建筑191班班會課上,第一班主任、校黨委副書記聶貴新通過“如何成長為一名優秀建筑師”的話題引導,帶領同學們思考專業發展與人生規劃,打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優秀班級。各學院學科帶頭人、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和思想政治教育課教師也紛紛深入新生班級中擔任第一班主任,深入了解同學們的思想狀況,觀察其成長歷程,著力引導同學們增強專業認同,提升班級的凝聚力和競爭力。
打通基層關鍵樞紐 立德樹人不止步
以“第一班主任”為帶動,廣州大學堅持校進院跟、支部覆蓋、黨員發動,打通基層關鍵樞紐、關鍵支點,充分激發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使命擔當,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一次次青年學習沙龍,一堂堂生動的黨課、班課、團課,不斷拉近了師生的距離,“做學生德才兼備的引路人、家國情懷的引路人、視野開闊的引路人,素質體育和素質藝術發展的引路人,綜合能力發展的引路人”,成為廣大教職員工的共識。
經濟與統計學院的黨員教師發起了“主題教育進社區”,經濟系、國貿系、金融系、統計系、會計系的專家教授們帶頭走訪學生宿舍,了解黨建進宿舍的情況,為考研學子答疑。人文學院舉辦“團圓團聚團結”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聯歡活動,19級新疆預科班第一班主任、廣東省高校名輔導員工作室負責人李敏老師、學院師生暢談家國情懷,品味歌舞表演所傳遞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表達新疆學子愛家、愛校、愛國的情感。
推動主題教育向深里走向心里走,各學院創新學習模式,推動全體師生加入“學習強國”平臺學習,配合專題集中學習、榜樣事跡學習、參觀學習、體驗式學習等多樣化的形式,加深師生黨員的學習交流互動。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天體物理中心黨支部的黨員教師們“學習強國”平均積分接近10000,支部成員、“全國模范教師”榮譽稱號獲得者樊軍輝教授表示,“學習強國”的學習推送在師生中形成了很好的牽引力,對打造學習型黨組織、提高師生理論素養和黨性修養的推動作用明顯。各學院還立足學科專業特色,積極營造良好氛圍,擴大主題教育的影響力和傳播力。人文學院師生參與拍攝的粵港澳三地青年共慶新中國70華誕快閃活動視頻在央視《新聞聯播》播出,黨員師生參與拍攝的“青年中國誦 誦讀新時代”在新華社客戶端、廣州臺、廣州市直機關工委新媒體等平臺播放;新聞與傳播學院選送的作品《共和國的聲音》晉級 “2019廣州紅色故事講解員大賽”總決賽并獲得“演繹銅獎”。
(宣訊)
廣州大學版權所有 COPYRIGHT?1999-2021 粵ICP備 05008855號